行业资讯
小米加速专利布局,究竟透露出什么信息?
有些积累靠的不是风口,而是投入和时间,比如专利。快速发展的小米,遇到不少专利问题,吃过亏,这是成长必然的代价。
2013年小米盒子被告的挺惨,一方面是优酷土豆投诉涉嫌内容侵权,要求停止对《北京青年》、《爱情公寓3》、《楚汉传奇》等10部电视的点播,并公开道歉、赔偿510万元;另一方面,国内老牌广电设备企业同洲电子又宣布小米盒子涉嫌专利侵权,并将向法院起诉。面对出海,专利上的麻烦更多。2014年12月小米在印度被告,侵犯爱立信专利;2015年12月在美国被告,侵犯Blue Spike专利。当然不乏所谓“专利流氓”的侵扰,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专利缺少是新兴企业的痛。
小米在专利上的布局相对较快。据小米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斌介绍,小米2012年之前拥有35项专利,2012年申请了257项,2013年申请了643项,2014年申请了超过1300项,而且以上2235项均是发明专利申请。从这几年的数字也可以看出,小米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增幅都超过了100%。
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排行榜中,小米在中兴、OPPO、华为之后,列通信领域第四名。仅2015年发明专利申请就达3738项。
从专利的方向来看,覆盖了手机、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而分布到每个方向上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从专利标签属性来看,关于网页、图片、搜索、文件、服务器的数量最多,达362项。可以分析出,小米主要专利集中在基于MIUI的优化体验上,这也是小米产品的核心,而在芯片、电源等核心硬件上的专利,却很少很少。这些主要是通过购买和与合作伙伴合作获取。购买方面,去年底,小米与高通签署了授权协议。2016年6月,小米向微软购买1500余项专利 并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协议,涉及领域包括无线通信、云计算等,在其之前,曾在英特尔买到332件专利。
在与合作伙伴合作方面,国际知名调研机构IHS Technology发布的2015年《手机ODM产业白皮书》显示,小米旗下手机自研的仅占25%,大部分都是委托第三方进行研发。这背后有对研发速度的诉求,也有研发储备不足的原因。
第一,作为一家刚刚起步的科技公司,在专利上布局节奏已经算比较快的了,但仍然比较缺乏,在国内、国际吃亏是必然的事情,好在,小米现在已经敢到CES参展了。
第二,小米在涉及用户体验上的专利比较多,可以认为,从专利角度来看,小米是一家用户体验公司。
第三,对于轻资产运营的小米来说,购买专利确实是一项比较经济的方式,用资本来弥补时间投入上的不足。不过,这决定这小米更加需要外力,需要小米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有充足的资本。
除了购买专利,还有哪些专利布局的策略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的雷筱云司长在专利运营相关的讲演中提倡“三局”——专利布局、竞争格局、运营结局。可见专利布局对专利运营的重要性。专利布局策略由企业实力、竞争对手策略、技术发展阶段等因素决定。那么专利布局策略主要有哪几种呢?
1、狙击者策略
战略性基础专利指一个技术领域开创初期布局的专利,往往具有很高的或者不可逾越的环绕设计价值。这是一个危险的布局策略,如果核心专利被全部或部分无效,就没有其他专利保护相关的发明,也没有增补的专利保护发展和改进的技术。
这种战略一般由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使用,使用阶段是技术的萌芽期。这是一种不了解技术前景时期的阶段性专利布局策略,一旦技术进入发展期,企业一般会不惜成本增加专利布局。
2、阻塞策略
这是一个具有很大阻遏功效的专利布局策略,布局的专利是某特定产品领域必要的技术,这些专利阻碍性高、无法回避设计。这种策略专利申请量较“狙击者策略”为多。
这是参与产品生产的技术先进企业采取的战略,采用的阶段是技术发展期。是专利布局资金有限的企业被迫采取的布局策略。
3、霰弹枪策略
该策略的优点是如果未来有主导市场的产品在该领域产生,企业的部署的某个霰弹枪专利可能产生阻遏作用。缺点是这种策略较为费钱,对小企业来说不堪重负,因为研发经费有限。
这种策略是技术进入发展初期,但产品方向尚不明朗时中等规模技术开创者的布局策略。
4、地毯式策略
这种战略可以用于出现中的技术,不确定性很高,因为不知道那条研发路径是市场可能认可的,故需要投入成本全面布局。这种布局策略需要更多资金,因为其申请的专利数量要远远大于“霰弹枪”策略,所以为大型企业采用。
这种布局策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企业要有很强的专利管理能力,因为大量的冗余专利要求企业不断淘汰,以节约维护成本。
5、破坏者策略
产业跟随者或新进入者引进新的技术或新的材料或新的结构,可以发展“破坏性技术”,直接切入产业技术开创者所构筑的“专利堡垒”而予以破坏,迫使竞争对手让出市场。
要采用这样的策略,产业跟随者或新进入者必须进行市场面与专利面进行系统分析,深入了解产业在技术、专利与市场深度与广度的产业竞争环境,洞悉产业关键技术的开发趋势、透析产业技术开创者基础专利的布局规划并且掌握市场竞争的发展动向。
在此基础上,找出产业技术开创者“专利堡垒”可能的的技术弱点,或“专利堡垒”技术能力目前存在的市场需求缺口,或甚而探勘出未开发的专利领域。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攻击性专利武器运用,是根本地解构产业技术开创者的专利技术主流,其困难度是相当高的。
作为技术跟进者,中国企业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布局策略,因为这种布局策略费用低,效用高。
6、包围策略
这种策略需要一定规模的企业采用,因为需要大量的专利申请,费用不低。
7、稻草人策略
这种策略用于对专利大规模布局不习惯的行业,这些行业专利纠纷不多,企业对专利纠纷也避之唯恐不及,不会对专利稻草人进行仔细研究和审查,所以威慑性的“稻草人”才会生效。
这种策略也可以用于竞争对手都是小企业的情况。大企业会花钱审查相关专利,寻求绕过,小一些的公司不会花钱绕过,只会乖乖保持距离。这也就是有的外国公司将其已经丧失新颖性的技术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原因。
8、隔离策略
9、“设计自由”策略
这种战略对付生产性企业有用,是国际跨国大公司的标准选择,但是在面对没有产品生产的专利许可公司来说存在一定问题。布局再密,考虑再周到,也不免存在疏忽和漏洞。不免为专利许可公司所乘。这就如独裁者雇佣了很多卫士,但仍然不能阻止刺客一样。
这种策略要求有很大的经济投入,非国际跨国公司没有这样的实力。
10、声东击西策略
这种策略又称为“鸟诱子策略”,在大公司研究和经营战略方面时有所见。
专利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甚至能决定企业生死。专利研发出来之后不只是申请专利就足够了,还要考虑专利布局与专利运营,其中对于企业而言,专利布局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专利布局的学问实在太深,仅仅依靠这些干货还不够,所以你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 上一个:“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为何被驳回?
- 下一个:游戏专利哪家强?数据报表最有说服力